近期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 > 动态研究  > 近期热点

会议集锦 | 第二届ITH智能康复养老论坛:智慧养老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部分

  • 期号:2021-06 总90期

由ITH康养家、国药励展主办,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指导的第二届ITH智能康复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于2021年5月1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召开。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智慧康养专委会王鸷秘书长在发表致辞中表示:“目前上海的各项工作都在围绕着数字化转型来开展,康养产业也不例外。《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化。

运用智能技术帮助老人更好的融入数字生活,加速实现老人相关的医疗、养老服务与健康管理的设备智能化,引导企业扩大适老化产品和技术,进行智慧养老事业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保志军副院长发表主题演讲:《老人跌倒的预防和处置》。他说道,跌倒对老人来说是非常关键性的一个问题。如果能把跌倒这个情况有很好的预防手段,或者说真正出现跌倒以后有一个应急的处理,那么我们的生活质量一定会提高。

保院长提到维持人体平衡三条件:1.精确的身体信息输入;2.正常的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加工与整合;3.准确而快速的运动系统反应。他为大家分析了老年人跌倒的危害、失衡跌倒的机理,以及跌倒预防的综合训练。他强调:跌倒不仅会造成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还会造成老人心理和家庭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类脑智能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佩林教授发表主题演讲:《人工智能与养老》。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养老做什么,刘教授表示:机器人是否能代替子女养老,这是人工智能努力的方向。

机器人可以为我们养老事业提供很多支持。比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身体健康指标,提醒进行运动或者用药,进行老人定位,并对跌倒等状态进行检测和报警。同时通过与家人社区医院等联系,实时进行异常状况报警。

刘教授总结以下三点:1.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养老势在必行;2.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从身体层面到精神层面提升养老品质;3.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重要的是常回家看看。

上海人寿堂文锦护理院的张惠琴院长发表主题演讲:《智慧医养服务初探》。张院长说:现在的养老院不仅要解决老人生活上面的需求,还有精神和文化上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多元化的。

她认为要做智慧养老的初衷:一、为了提升养老的服务品质;二、提高养老服务和我们管理的效率;三、从长者的安全保障这个方面来考虑;四、做智慧养老应该是考虑让长者有质量有尊严的快乐生活。

张院长还说道,现在做康养一定要引入智慧养老或者智慧康养的服务,如果做智慧养老或者智慧康养,老年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十四五”规划里面国家提出来健康老龄化的战略,要健康老龄化,就是要提高健康期望寿命,疾病要重在预防,通过开展老年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把防治慢病加重这个关口前移,预防失能,让其延缓发生。

复星康养科技创新部的技术产品总监赵郦斌发表主题演讲《如何在机构运营中更好地发挥智能设备的价值》。关于智慧养老的设备配置,他的观点是: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去规划整体智能设备在机构应用当中的意义。

最终造成智能设备用不起来的原因,不是智慧养老设备不好,而是服务这一端的问题。但服务这一端的工作人员会说,根本不理解、不会用这些科技产品、智能养老设备,从而低估了科技助老产品的价值。

和顺慧康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严发表主题演讲《老龄化趋势下打通智慧养老的最后一公里》。

和顺慧康现有的智慧康养云包含了政府监管平台、机构的服务平台、社区养老平台、O2O商城和医养平台,这些平台都是采用微服务和SAAS的模式来完成。所以不用担心后面是不是有新的服务的研发,和顺慧康随时都可以用模块迁移加入这些内容为养老院提供。在这些平台上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可以互联起来,政府监管也可以模式化,也可以掌握老人的需求,提供对应服务。

其次,和顺慧康正在打造智慧养老生态圈,将服务和产品都下沉到市场上,为老人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形成产业闭环。最终从上而下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最后,希望我们的每一位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资料来源:

据2021年5月14日发表在ITH康养家公众号上的《智慧养老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部分@第二届ITH智能康复养老论坛成功举办》缩写整理。

(责任编辑:赵子妤)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