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养大讲堂
您当前的位置:  > 智慧医养大讲堂

No.6 杜鹏:中国农村养老与智慧康养

  • 期号:2022-02 总98期

编者按

智慧医养大讲堂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分会、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共同主办,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期。

智慧医养大讲堂第六期于202215日晚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理工配楼4层会议室成功举行,同时线上腾讯会议同步进行,线上线下超过200人参加。

主讲人杜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老年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成员。

1.农村养老发展的背景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占23.81%,城市为15.82%。根据预测,2030年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突破30%2050年将达到38%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流出,农村养老能力不足,服务资源有限。

政策大力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10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5月)等文件。

 2.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政府将养老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规划;养老服务扶持政策、资源向农村倾斜;养老服务制度体系逐步成形;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乡村振兴是农村养老的基础。养老体系建设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协同发展,乡村振兴的五个重要方面为养老体系建设提供助力。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搭建——三级网络。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如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和服务机构增加。

养老模式不断创新,如安徽、山东河北等地。

2016-2020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1  2016-2020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图2  2020年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情况


图3  各种形式的互助养老


总的来看,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存在以下特点:县、乡(镇)、村三级社会养老服务网络已现雏形;医养结合处于探索阶段,结合程度低,服务水平有限;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已成趋势;基层治理能力、农村基础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加强。

 3.医养结合是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农村医养结合发展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乡村振兴,可以从制度、政策、经济、人才等多个方面为农村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支持。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农村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阵地。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当前农村医养结合实践模式。依托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探索县、镇(乡)、村联建模式;县、镇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对口支援;两院一体化建设:养老院与县、乡、村卫生院毗邻建设;由养老服务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以家庭医生签约形式激活镇(乡)、村卫生资源。

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农村医疗和养老资源不足增加医养结合供给难度。农村医养结合初步发展。

 4.智慧康养为农村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有助于破解养老体系城乡二元结构。突破距离和人力资源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助于打通农村居家养老“最后一公里”。老人在家通过智能终端享受服务,并且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度。有助于缓解农村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打通城乡医疗和养老服务供给渠道,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5.农村智慧康养如何发展

提高农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完善基础建设;扩大数字化应用;加强数字乡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统一的智慧康养服务系统。加强平台建设;增强对农村智慧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持;数据资源的共享。以人为本。系统和相关产品要关注适老化问题,要线上+线下,双轨制服务老人。

资料来源:

据发表在智慧养老50人论坛公众号上的《智慧医养大讲堂No.6|杜鹏:中国农村养老与智慧康养》缩写整理得到。

(责任编辑:沈原燕杭)

Copyright © 202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MART SENIOR CARE.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1587号-6